那些被老板器重、受同事喜爱的人,往往都是乐观主义者。他们能够让沉闷的办公室变得热情洋溢,却又不躁动;他们也能用自己快乐的情绪,感染身边的同事。他们是众人中的焦点,更是积极气场的源泉。谁都乐意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并由衷地欣赏他们那种乐活的心态。
事实上,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未必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只是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工作若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在原本不喜欢的事物中去发现快乐和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有好坏两个方面,今天工作展现不利的一面,也许明天就会呈现美好的发展前景;工作中一时的苦闷和烦躁,未必证明它就是个恼人的差事,换一个角度看待,也许它要比其他的选择好很多。
如果没有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少了一份乐观的心态,即使经历所有的工作,也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究其原因,不是环境不佳,也不是没有机遇,而是自己没有很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缺乏一份对工作应有的积极态度。
因此,一个人若发现工作不能带给自己乐趣,首先要审视自己是否具有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如果自己的眼光有问题,那就应该从更多角度对现有工作进行分析,避免离开之后,又心生后悔。如果对该项进行全面审视之后,依然认为自己的兴趣与所选择的事业不相关联,那就毅然选择离开,解脱之后,才可能寻找到工作的真正乐趣。
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一天,他养的一头牛,为偷吃玉米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最后被农夫杀死。依照当地约定,农夫应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其中原因,但农夫没有这样做。罗吉士知道后,非常生气,带着佣人一起去找农夫理论。此时,正值冬季寒流来袭,走在路上,马车挂满了冰霜,两人几乎要冻僵了。好不容易抵达木屋,农夫却不在家,农夫妻子热情邀请他们进屋等待。罗吉士进屋取暖,看到妇人十分消瘦憔悴,并且桌椅后还躲着五个瘦得像猴儿似的孩子。
不久,农夫归来,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而来。”罗吉士本想上前与农夫理论,忽然却又打住了,只是伸出了手。农夫完全不知道罗吉士来意,开心与他握手、拥抱,并热情邀请共进晚餐。农夫满脸歉意:“不好意思,只能委屈你们吃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但是忽然刮起风,还没准备好。”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吃,高兴得眼睛发亮。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罗吉士开口谈正事,但看起来,罗吉士似乎已忘记这件事情,只是与这家人开心地说笑。饭后,天气仍很差,农夫要两人住了下来,等待天晴再回去,他们于是在那里过了一晚。
第二天,他们吃过早餐后,就告辞离去。在寒流中走了一趟,罗吉士对此行的目的却闭口不提。在回家路上,佣人终于忍不住开口:“我以为,你会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罗吉士微笑说:“是的,我本来是抱着这个目的,但后来,我一盘算,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因为,我至少得到一点人情味。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而人情味,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故事中的罗吉士,虽然失去了一头牛,但他看到的是农夫一家人的笑容和幸福,他知道农夫家非常贫困,自己的追究也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他最终以释然的态度进行处理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有些人会怨天尤人,甚至与人发生激烈冲突,在他们的眼中,就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跟自己作对;而聪明的人,则会寻找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在角度的变换之中,他们会为自己的困境寻找解脱,解脱自己,也接受现实,这样工作才能开展得更为顺利。
善于发现乐趣的人,在人际交往当中,也往往会受到人们欢迎。从他们身上,人们会被那种乐观的情绪所感染,也可以跟随他们的步伐,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事物。试想:你的身边若有这样一位如同向导般的朋友,你能不欣赏他、不愿意与他相处吗?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