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国劳务之路,经历了这些心理变化
2018-12-12 浏览 普通资讯

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人我想都知道,出国前准备好一份良好的心理准备比带上多么丰裕的经济储备要来的重要的很多。对国外生活了解了多少和精神上的准备程度,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始终会影响你在海外生活的质量。

我的出国劳务之旅,经历了这些心理变化

一般来讲,长期驻外人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事业型、现实型、综合型

事业型

这类群体主要由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刚刚进入公司比较年轻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期,他们往往会以事业为重,而对经济方面的考虑不重,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为自己打好基础。

现实型

这类群体,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希望通过诚实的劳动获得更多的报酬,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不过也有个别是迫于国内的压力出国工作的,出国工作的目的就是多赚钱。这类人只要给到符合期望的薪资就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综合型

这类人群往往对事业和经济有双重要求,而且这类人群也是驻外工作的主要群体,有着比较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经验,影响力也会比较强。

我的出国劳务之旅,经历了这些心理变化

但是不管是哪个类型的人,在心理都会有一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热情的起步阶段:

终于来到了让你歆羡往之的国家,感觉环境真好、风景真好,终于要开启新生活了。特别是对于第一次出国工作的人,忘却了在机场的恋恋不舍,到达目的地那一刻就满血复活进入战斗模式了,抱着积极的心态去了解、适应环境,并且尽量让工作填满生活,让自己充实起来。这个阶段是无暇去感受与家的距离的,而是忙着工作、忙着学习、忙着生活。因为此刻的你正与这里处于“蜜月期”,虽然环境变得完全不同,但是新的体验和精力会让你变得足够兴奋和好奇。

我的出国劳务之旅,经历了这些心理变化

心理失落阶段

当你慢慢适应了生活,就是开始意识到这不是一次短期的旅行,而是一段漫长的生活。

会开始想念老妈做的红烧肉、老爸熬得参鸡汤,但是却没有朋友在身边,甚至因为时差想与他们联系一次都变得很不容易,思乡、焦虑、沮丧等这些不安全感迎面而来,而这种孤独和焦虑只有影子和你默默作伴......

我的出国劳务之旅,经历了这些心理变化

勉强的适应阶段

在思乡、焦虑、沮丧等情绪反复出现了若干次后,复杂的心态正在逐步得到调整。

慢慢开始熟悉和认识所处的生活环境,重新结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理解别人的文化,也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相处,并且知道如何去处理不同价值观造成的文化差异的时刻。你开始变得坚强了,并且有了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更多的挑战。

当失落的情绪没人可以安抚的时候,你学会了自我安慰,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所有的不习惯都会慢慢适应。

我的出国劳务之旅,经历了这些心理变化

高效的工作阶段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抗争,终于完全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认同他们的文化并且可以很好的去对待不同而带来的各种差异,知道如何去更有效的工作和安排时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去做什么,从而成为了一名更加高效的员工。

当你主动的去探索这个城市的各种新鲜事物,接触新的人,每天过的多姿多彩、乐不思蜀,什么小悲伤、小懊恼统统丢到了九霄云外,这个时候你与这座城市就到了“相互依赖期”。

我的出国劳务之旅,经历了这些心理变化

留恋往返阶段

马上就要到约定回国的时间了,突然就有了一种不舍的感情。

我想每个长期驻外的人都会有这种奇怪的情况,好不容易适应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语言思维,重新回归故土后,一切都需要随之而变,出国时候遇到的文化冲击,其实回国之后也一样会遇到,需要重新适应这个阶段,不过适应可能迅速很多。

不过,如果不想重新适应当然可以选择继续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