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亲戚朋友都问过我,一个人在英国过的怎么样啊,打不打算回国之类的问题。其实我知道大家除了对我的关心外,对我在国外的生活也充满好奇心,所以就来和大家聊聊了。
2015年8月27日,大学毕业后就直接来了英国,开启一个人的职场生活,其实父母很舍不得,毕竟没有很长时间离开家过,所以很感谢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从在书本上第一次了解到英国的时候,就对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致命吸引力。这个被罗马敲开门户的大不列颠,只用了不到两千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离岛蛮族到强盛日不落帝国的转变。虽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渐走向衰退,两次世界大战更让他元气大伤,殖民地纷纷瓦解,自治领相继独立,他的大国地位逐渐被美国所取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英国仍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
除了大不列颠那一二三四五六七......世繁复的王朝历史,这吸引力还来自无数的大IP,最为世界人民熟知的莫过于英联邦的精神领袖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还有她那三只柯基......每当想起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老太太可爱到不行的笑容。
这样一想,看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啊!
到今天,我再英国工作差不多已经2年半了,也经历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如果问我这2年半在英国一个人生活,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我想应该是
寂寞而自由
是的,寂寞而自由。对于我来说,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在陌生的城市,住着诞生宿舍,工作了一整天,晚上回到家里的时候却要自己打开灯,漆黑一片,是没有家的感觉。
后来的后来,我慢慢体会到,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是多么自在,这种机会是多么宝贵,也就开始慢慢的爱上一个人的时间。我开始享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展览。
关于“寂寞”
当新鲜感一过,所有的不安都统统涌来,孤独、无助、不安这些都太明显了。那时候的心里话不知道向谁诉说,不能写在网上,因为有很多人会问,于是就得学会和寂寞交朋友。
在英国的这段时间,不能随时都打电话,因为有时差;不能好的坏的都说给父母听,因为不好的会让他们担心。
一个人在英国的日子,总是避免不了生病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因为工作压力大,过于焦虑,曾经有过一次从公司直接被送到医院的经历,生病了却不知道该着谁帮忙。也有过一个人在家里晕倒的经历,倒在地上的那一刻却不敢放松,拼命让自己保持意思睁开眼睛,那个时候感觉到了自己满满的求生欲。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国外的这段时间我是深刻感受到了。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不管是从公假的天数还是从过节力度上看,春节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节日。春节的时候,国内各地都充满了浓郁的传统风情,年味十足。虽然在英国,但也不是不过春节,我会亲自下厨给自己做顿饺子,增添一点节日的气氛,在看看春晚,也算是完整的过了个年。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恋家的人,在英国过第一个春节的时候,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和爸妈视频,还是忍不住哭了。想着家人在一桌团员,我一个人在宿舍看着youtube上延迟的春晚,特别想家,很难受。
其实大年三十那天下午我请假了,约着几个在英国认识的中国朋友,跟着北京时候做了年夜饭,一起看春晚。这个时候的心情确实好一些,可是当吃完饭散场各回各家,打开宿舍门的时候,那种孤独和想家的感觉又会扑面而来,特别强烈。就是一种不管在怎么热闹,还是觉得很孤独的感觉。
为什么要继续留着英国忍受着这些,因为要自由、要独立、要成长。
时间久了,便也就有了几个比较信任和聊得来的朋友,一起逛美术博物馆,一起泡温泉品美食,单调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这个时候才发现,之前那些寂寞的时间,是为了让我更加关注自己,感受自己的内心, 当一个人可以活的快乐而丰富时,周围也会慢慢聚集起类似的人,大家在一起时,快乐才会翻倍的到来。
是的,寂寞会扩大,对于家人的想念,对于友情的怀念,甚至对于爱情的渴望,但这些情感都是再正常不多的。
正是因为一个人在国外生活,我会更加珍惜跟家人团聚的时间,我愿意给他们最有质量的陪伴,我愿意每天跟他们联系,说说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
正是因为一个人在国外生活,我知道有几个交心好友是多么值得感恩的事情,即便是很久不能见一面,但每次聊天都觉得仿佛昨天才刚刚见过。
正是因为一个人在国外生活,我知道能遇到一个与你相通想法并愿意和你一起努力构筑亲密关系的恋人有多难得。虽然现在身边还没有这样的人,但希望在未来遇到他时,我可以自信的说,“嘿,在没遇到你的时候,我过得也很开心。”
一个人在国外,就像飞翔在天空中的风筝,自由自在,但风筝连着的线是家人的牵挂,所以,不管飞的多高多远,那根线一定会指引我们回家。
每一位在国外的奋斗的人,我们一起加油!
春节,又快到了,今年不会对着视频哭了,每年都要过得比以前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