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2020年开始爆发到至今,全国都笼罩在新冠肺炎的阴影下,海外疫情呈逐步上升趋势,防止境外输入已刻不容缓,那出国务工的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在选择到国外工作之前,中国公民应详细"了解并遵守目的地国有关入境规定,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官方网站(如建议购买旅游意外险)。另外,请及时联系中国驻当地的使领馆,或者拨打外交部紧急电话(24小时)寻求协助(24小时):+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1、从头发开始
由于工作、生活或其他需要,许多人要外出外出或到普通的公共场所,因担心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回家后要将头发清洗干净,「达到消毒」的目的。
温暖提示:头发沾上高浓度的细菌,并同时携带活病毒飞沫的几率极低,只要每天保持头发额的清洁就好,不必过分紧张。
2、眼睛、嘴巴、鼻子是最重要的保护部位
众所周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外出时口罩是必备的随身物品,且不易摘除。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阻断病毒从口腔或鼻腔粘膜进入人体的通道,眼睛不需要佩戴专业的医用护目镜,近视人群只要戴近视眼镜,不近视的人只需戴普通遮光镜。
温暖提示:不能用水清洗或酒精喷洒消毒口罩,因为这种口罩已经不具备对病毒入侵的防护功能。
3、衣服、鞋子
出门在外意外沾染病毒的鞋子和衣服应该如何处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担心,回到家后,马上就要做大量的洗衣和鞋子工作。没必要这么做,只要喷上消毒水就行了,鞋上喷些酒精和消毒水,
温暖提示:病毒通过污染衣服和鞋子而感染人类的几率非常低。衣服和鞋子如果没有到过高风险地区,或者没有接触过确诊、疑似等人群,就不需要单独消毒。
4、勤洗手不是一句口号
经常洗手,这是预防病毒的核心,不少人平时只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才洗手,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显然还不够,勤洗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我们日常行为中。
温暖提示:一定要正确洗手才能预防病毒,7步洗手法!
5、手机、钥匙、钱包
移动钥匙钱包,应该是我们每天旅行时必备的三件物品,但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日常生活中外出时可以随身携带一些一次性酒精棉片,可对手机等物品进行消毒消毒,等酒精自然风干。
温暖提示:外出时不要携带瓶装酒精,这是很危险的,但带上一些一次性酒精棉要安全得多,携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