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打工有没有“护身符”?
2021-09-10 浏览 普通资讯

    出国劳务人员觉得出门在外怕惹事,一旦发生意外,离家那么远怎么办?对境外派遣人员通过正规途径参加工伤保险和事故受伤后如何进行工伤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再界定。


到国外工作,如被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项目和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够规范的情况下,一些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导致一些劳动者在遭遇工伤后的艰难处境,用人单位不愿或无力承担工伤赔偿责任,难以通过工伤保险基金得到救助。


近几年,不少在工伤保险之外的劳动者,一旦遭遇工伤,自己负担不起医药费,黑心老板又“耍赖”时,除了乞求老板“发善心”外,还只能选择“发善心”。


调查员认为,随着对外开放的加快,出国打工者所面临的一个容易形成劳资纠纷的关键问题就是工伤,不少出国打工者也经常遭遇工伤无门的尴尬,在外打工者也经常遭遇工伤后索赔无门的尴尬。职业性损害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劳动而造成的,或因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或职业病。


工伤在所难免,出国的打工者遭遇工伤自然是常有的事。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法制社会中,不要以为别人不了解就可以肆意欺凌,剥夺他人合法权益,怎样才能使在外“工伤”的人员通过合法途径得到补偿,这是当地政府和有关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解决后顾之忧,才能建设更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