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现在有没有这种体验~
因为各种原因很无奈的进入一家公司,做着一份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的工作,但是总觉得这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跳槽”的想法便开始冒出脑海~
那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们是否曾问过自己:
环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
环境多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
环境对人的影响,其实在于划下了一个人成长的起点和上限,以及在这个范围内加速或延缓着自身成长的速度。
环境本身并不能直接改变你的命运、更不能决定你的命运,环境只能对你的内因造成影响,是这个影响的结果而非环境改变了你的命运,换句话说你完全可以主动控制或引导环境对你的影响从而无视环境的制约。
如何控制或引导环境的影响?
现在我们知道环境决定了人生的起点和上限,但在不超出上限的范围内,能成长得多高、多快却是完全由你自己决定的,环境只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还可以被你控制或引导。
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万一你必须在一家不理想的公司干一年不太喜欢的工作,这个环境如何破呢?
方法很简单,轻松三个步骤这看似折磨的工作环境立马就旧貌换新颜:
一:认命,不做超出环境上限的期待
首先要客观地认识到环境的上限,并将期望值控制在上限范围之内。人最大的无力感,根源就来于超出环境上限的期待。既然已经在一家不理想的公司,还干着一份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就别奢望收入赶超同龄人,勇当老板接班人了!最好一心一意地以自我能力提升为目标,对加薪、升职坦然对之,有则意外之喜,无则情理之中。
二:识别自身差距,主动在现有工作环境中寻找锻炼机会
1、识别差距前首先要制定下份工作的目标
不要担心这个目标可能未来又不是你想要的,因为定这个目标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实现了它(当然,万一这个目标正好是你真正所追求的,那就更理想了),而在于给你提供了一个将能力综合运用的锻炼机会。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将来任何不超过环境限制的目标对你而言都不再是遥不可及。
2、确定目标后,就搭建相应的能力树,并识别出能力差距
3、主动在现有工作环境中寻找可弥补能力差距的工作任务
譬如你的下份工作目标是想做一名产品经理,但现有PPT技能不满足能力树的要求,那何不主动将工作中需要做PPT的任务尽可能多地包揽下来?做多了自然也就提升了。
请记住,此时你所做的任何工作主观上都是为你自己做的,公司只是享受你工作所带来的客观成果,因此从真正锻炼自己的目的出发,不要应付式地做,而是主动做好它!
三、寻找或创造被动性压力,克服惰性
找到工作环境中可以做的任务后,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克服惰性去做好这些事了。
克服惰性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主动通过意志力来克服,譬如强迫自己每天跑5公里;一种是利用外界环境的被动性压力逼迫自己,譬如约个美女(帅哥)一起跑。
靠主动性的意志力克服惰性需要极大的毅力,这个能做到的人很少,而且容易产生负面的心理疾病,为了心理健康着想,建议还是多多选用被动性压力法。比如你已经找到工作中可以锻炼PPT技能的事情了,但要怎样才能逼迫自己一定做好呢?这就需要你主动去选那些不得不做好的任务了,比如帮领导做汇报PPT(被动性压力来自于领导的批评)、帮部门做宣传PPT(被动性压力来自于丢不起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