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守业人,毕业直奔柬埔寨(下)
2024-03-22 浏览 普通资讯

      我是00后守业人——这是Jackson(化名)对自己的定义。


      “为了更好地进军服装业,管理与运营工厂,我从服装的剪裁开始学,把服装所有的步骤笼统地都学一遍,现在还在学习CAD的制图。我不求精通,求的是每步都懂。我们老工厂的厂长就是我的老师。”Jackson说。

      可以注意到,在工人工作期间,Jackson也会在流水线上视察,偶尔停顿检查或是做简单的协助,时而还会用他七分熟练的柬语交流产品。

      Jackson表示,这段时间他学会了“向下管理”。找到与工人之间的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把工人压得很严他们也会有反抗,如何去跟工人相处,是讲究技巧性的。

      “来了柬埔寨,我发现这里是一个希望与困难并存的地方,希望在于我的工厂能运营好,困难在于实际效果差强人意。”Jackson说柬埔寨招工很难。

      如今,柬埔寨有不少人跟着劳务输出去了泰国、越南、中国等地,随着柬埔寨服务业的兴起,又有不少人去到了餐厅、酒店工作,想更轻松地赚钱。我们目前招的工人大多都是外省的,或者是年龄较小的。据观察,工厂员工的年龄几乎都不超过30岁。

      Jackson向记者透露,16、17年的时候工人大规模罢工抗议现象闹的很凶。还会在工厂前点上轮胎。若工厂老板与工会谈不拢,无法交订单就只能变卖工厂设备抵债。据悉,Jackson家的老工厂就是这么来的。

      如今,老工厂里还有些是“上朝元老”,就是上一家工厂留下来的。“只要把工人安抚好,工资问题处理好,他们就会有归属感,也愿意继续做。”Jackson说。

      就这方面而言Jackson分析到,中国轻工业业出海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优势其一,柬埔寨工人年纪轻,群体数量大,工人薪资低,订单也不受美国等海外的限制,较为稳定。出海几乎可以满足大多数工厂的需求,有效避免工人老龄化现象。

      优势其二,柬埔寨新出台的免税政策,如不将衬衫、西装等服装做分类征税,很大程度上扶起了柬埔寨的订单量。让柬埔寨与别国竞争订单更具优势。

      近年来,柬埔寨国内新兴了无数个工厂。据Jackson了解,其中有不少是国内的大企业出海。“从前出海的是广州、深圳的工厂,如今江浙沪一带也有大量工厂迁移。这些大企业,在人员管制上没有小工厂严格,因此会‘吸’走一部分工人。同时,大企业的资质条件更容易拿订单,中小型工厂的生存也会变得更加严峻。”

      Jackson说,“我很看好柬埔寨新政府,目前的柬埔寨政局稳定,基础设施在日益改善,不少国际品牌的订单也逐渐将重心偏向了柬埔寨。”